2015年6月26日,由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深圳市前海供應鏈服務行業協會、深圳市現代供應鏈管理研究院、深圳市物流產業共贏基金、德國物流聯盟、比利時瓦隆州物流協會共同舉辦的“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第六屆理事會就職典禮暨2015年中國價值鏈創新高峰論壇”在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洲際大酒店成功舉辦。

本屆論壇以“跨界、創新、顛覆”為主題,作為國內價值鏈領域極具專業性、權威性與影響力的行業盛會,真正建立了務實創新、高端權威的互動交流平臺。1500余位來自國內外供應鏈行業專家、學術界頂尖級專家學者,國內供應鏈、金融、采購、互聯網等多個領域的精英代表匯聚一堂,展開深入的交流與碰撞,共同探討中國產業轉型升級路徑,分享企業成功轉型升級的創新成果,剖析各行業面臨難題,尋求解決之道。

論壇上,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鄭艷玲秘書長首先代表深圳市供應鏈服務業,從供應鏈服務行業的發展歷史和現狀出發,向與會代表詳細介紹了在深圳舉辦本次論壇的宗旨和優勢。戴爾供應鏈總監施云作為本次論壇的主持人,對本次論壇的意義及背景做了宏觀的分析。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公司董事長周國輝先生、深圳市朗華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春華先生分別作為新一屆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深圳市前海供應鏈服務行業協會首任會長致辭,五年一次的換屆就職大會在當日中午正式舉行了交旗儀式,兩位亮相的新會長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認同。德國物流聯盟秘書施戴芬·施羅德先生作為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高級顧問致辭。

(德國物流聯盟秘書施戴芬·施羅德先生)

(交旗儀式)
利豐集團董事總經理張家敏先生在上午的論壇上發表了“提升全球價值鏈的國內價值鏈戰略”的主題演講。張家敏先生結合利豐集團的實踐,對生產與運營領域、貿易與流通領域、物流領域、電子商務等領域目前的供應鏈服務業發展狀況做了廣泛深入的分析。張家敏先生結合不同行業實例,緊密聯系目前供應鏈行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對價值鏈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論述,無論是對實體經濟的決策者,還是商貿、互聯網企業等產業鏈條上的參與者,以及價值鏈相關的研究者來說,都具有極大的啟發作用和指導價值。

(利豐集團董事總經理張家敏)
現代企業的競爭已經不是單個企業的競爭,而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全國80%以上的供應鏈公司聚集在深圳,它們以四流合一的創新模式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強力助推器。對于以四流合一為核心運營模式的供應鏈公司來說,如何在新工業革命時代進一步轉型升級是擺在每個企業面前的問題,為此本次論壇也特設了“企業創新發展的路徑和戰略選擇”的對話環節,來自華南城董事長鄭松興、騰邦集團董事長鐘百勝、怡亞通董事長周國輝、深圳市朗華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春華,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高雷參與戴爾供應鏈總監施云主持的“企業創新發展的路徑和戰略選擇”嘉賓對話。

嘉賓在討論中分別對目前的經濟形勢做了分析,結合各自企業自身的業務以及轉型路徑特點,認為供應鏈整合可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如何抓住產業特點,并結合自身的業務給出了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同時,結合供應鏈行業中的數據化、信息化、流程標準化等在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給企業未來轉型提供了可可資借鑒的多條路徑。
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下,中國制造業正面臨空前挑戰,作為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核心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楊丹輝博士于當日下午對新工業革命戰略、后危機時代新一輪國際競爭、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與發展階段變化做了詳盡的分析。同時也給出了我國未來攀升價值鏈高端的路徑選擇,引起了參會人員的高度認可。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楊丹輝博士)
前海管理局自貿區研究專家賴彥成先生就國家戰略、前海優勢以及營商環境、創新業務以及深港合作等多維度對前海自貿區進行了解讀。從國家戰略層面,前海積極打造金融、科技及信息服務業、現代物流服務等產業,前海深化與港澳臺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分別從前海未來珠三角的超級綜合交通樞紐、通達亞太、輻射全球的立體綜合交通體系,國際先進城區、市場廣闊資源充沛、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及人才稅收優惠目錄,為未來進駐前海企業提供優質的開放環境。前海在法治建設環節尤其做出了極大的創舉,前海法庭試行港籍陪審機制,由香港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陪審員,在商法方面學習和借鑒國際先進國家的經驗,并成立了深圳國際仲裁院,為前海自貿區營造公平公正世界級法治環境。前海在跨境資金結算以及跨境電商等業務也逐步放開,營造國內最佳、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在進一步深入深港合作環節,前海為進一步便利港企投資前海,開通港企直通車,簡化一切不必要的審批流程。

(前海管理局自貿區研究專家賴彥成先生)
經過10余年的發展,中國電子商務進入了一個全新成長換擋期,廣州暨南大學陳海權教授提出電商新時代需要新思維。21世紀企業需要通過重構價值鏈和價值共創網絡,尋找、培育和強化企業的新競爭優勢,未來企業需要加強供應鏈整合創新服務能力?;陬櫩鸵暯情_發商品和服務,優化供應鏈管理和提升客戶體驗成為中國電商競爭的新焦點。

(廣州暨南大學陳海權教授)
互聯網在中國不斷發展壯大,全方位重構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并逐漸成為提振經濟發展、服務社會民生的新引擎。易觀商業解決方案創新咨詢事業部總經理連昱先生通過對互聯網以及現狀的分析,提出了未來中國互聯網的四大趨勢:首先,從PC互聯走向移動互聯、物聯網;其次,從商品互聯走向服務互聯;再次,從城市互聯走向鄉鎮、農村互聯;最后,從消費互聯走向產業互聯。消除多層級分銷體系,實現工廠到零售終端高效對接的新型商業模式。

(易觀商業解決方案創新咨詢事業部總經理連昱先生)
2015年互聯網金融熱度持續不減,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目前的重要國家戰略,對于供應鏈企業來說如何利用互聯網金融開辟銀行之外新的資金渠道也正漸漸成為趨勢。騰邦物流總裁黃鏡愷先生就物流產業如何結合互聯網金融提出了獨特的見解,互聯網金融與物流的結合是一個很好的業務方向,尤其是對業務流程有嚴格管控的企業,供應鏈企業依托自身的風險管控能力,互聯網金融將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很大的機遇。

(騰邦物流總裁黃鏡愷先生)
畢馬威企業咨詢有限公司李長霞總監從專業角度探討采購趨勢和創新的領先觀點出發,以實際案例來佐證,畢馬威協助客戶設計并實施了全球供應鏈風險管理模型和IT系統,通過捆綁外部支出和優化采購公司利潤應稅的稅率降低成本。同時,若關鍵品類群不能夠獨自取得,采購聯盟是實現最佳價格的途徑。最后,李長霞總監提出了采購成熟度曲線,不同的公司針對自身所處的成熟度曲線位置選擇不同的策略。

(畢馬威企業咨詢有限公司李長霞總監)
同時,在會議現場,眾多參會嘉賓圍繞上述議題與演講嘉賓、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界、學術界人士展開了一輪熱烈的溝通交流與互動探討,傾力打造了一屆充滿行業智慧與深刻內涵的價值鏈盛會。
本次論壇為企業搭建了一個可以分享、探討的平臺,集中分析了針對企業轉型升級所遇到的問題和困境,并就解決方案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與會代表對于本次論壇給予了高度評價。